熱門文章

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

突破僵局,改變自己

 




🌵為什麼改變自己這麼難?

 

不論是忌口、多運動、戒手機,

還是調整作息、記帳存錢,

我們在新的一年許願,渴望重獲新生,

又年復一年再次許願,希望這次有所不同。

 

我們嘗試各種方法,

過程各有曲折,唯一不變的是,

越想改變,越是挫敗,

越是用力,反彈力道越大,

就像減重最常聽到的「溜溜球效應」。

 

🌵為什麼會這樣?

 

因為我們以為頭腦自我可以「控制」一切、

意志力也可以「戰勝」一切,

因而時常勉強身體自我、打壓情緒自我,

結果陷入自我對立的僵局,

甚至是身心反彈失調的惡性循環。

 

🌵所以就放棄嗎?

 

在改變與放棄之間,

還有個選項,是練習「尊重」:

尊重內在心智系統的自主運作,

尊重改變所需的不可預期過程。

 

停下「控制」的慣性,

敞開心胸、聆聽心聲,

投入生活、尋求指引。

 

🌵空等就會有改變發生嗎?

 

當然不會。

我們終究必須採取行動。

但什麼樣的行動,

才能避免「自我對立」同時「醞釀改變」?

 

我們真正需要的,

也許不是壓抑慾望,

立下那些光鮮亮麗的目標,

又感慨自己意志不堅難以達成。

 

我們真正需要的,

是「如實接納」自己與他人:

關於我們如何失去安全感、信任感和動能,

關於我們如何陷入「身心失調」的惡性循環,

關於生活中大大小小「戲劇三角」的負面影響。

 

在這過程中,

我們才有機會真正「認識自己」,

也才有足夠的動力花費心力「善待自己」。

 

一方面,試著安排更多日常的「精神生活」:

在城市裡隨意散步、聆聽大自然的聲音、抱抱心愛的寵物、來點香氛或精油……

透過小小的生活儀式,穩定焦躁不安的自律神經。

 

另一方面,允許自己嘗試小小的「樂趣行動」:

動手做的小樂趣、傻氣的小奢侈、無傷大雅的小冒險……

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,

給自己一點樂趣和滋養,

同時更認識自己的偏好。

 

然後我們才有餘裕練習「睡前儀式」:

睡前30分鐘放下手機,閉眼冥想,

醞釀專屬個人的夢境,關照潛藏的熱忱與夢想……

讓我們得以屏蔽「雜訊」的干擾、越過「市場」的藩籬,

試著與更廣大的「大宇宙」連結、尋求靈性指引。

 

🌵具體行動

 

刻意練習增能三寶:

呼吸螺旋、藝術之約、晨間隨筆,

我們放下「頭腦自我」的控制慣性,

關照「身體自我」的需求、

傾聽「情緒自我」的渴望、

尋求「靈性自我」的指引。

 

把「頭腦自我」的意志力,

用在真正的「善待自己」,

而不是壓抑慾望,

我們才有機會凝聚四個自我的共識,

挖掘出表層慾望下的「內在渴望」,

進而滋養自己、祈求資源、邁向幸福。

 

真切地投入生活,

同時在過程中耐心地尋求靈性指引,

讓許下的願望,

成為「身心平衡」下的自然結果,

不再因為「過度努力」的妄作,

陷入「身體過勞」導致代謝失調,

或是「情緒反彈」反而暴食暴買的痛苦輪迴。



增能三寶 系列之六

📖 創作,是心靈療癒的旅程

📖 《變的美學︰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》



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

夢中阻礙,之三

 





🌾夢中阻礙


人生停滯不前的時候,夢境會以隱喻的方式,描述我們遇到的困境。


夢中的迷路、卡關、碰壁、不得其門而入、找不到出口……都反映著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受。

我們在挫折疲憊中醒來,懊惱夢好像只會出考題,卻不提供答案,於是把它拋諸腦後。

然而,如果願意繼續夢下去,往往能夠從中找到指引。



//

有人夢到走進電梯,電梯卻莫名壞了,只好鑽入上方洞口徒手攀爬,一路進入曲折狹窄的通道……。

時而有樓梯可以順著往上,樓梯卻也莫名斷了,只好抓住上方洞口徒手攀爬,再度進入曲折狹窄的通道……。


/

醒來全身痠痛,感覺就像是整個晚上都在攀岩。

夜晚重複的夢境,令她疲憊不堪,

現實生活中,職場角色的諸多限制,也讓她感到難以施展。

隱約感受到夢境與現實的關聯,想要轉換生涯跑道的念頭,一天比一天強烈,讓她不得不正視並採取行動。


/

事隔多年,歷經職涯轉換的陣痛期,逐漸站穩腳步,她夢到自己終於穿出通道,站在一座城堡的木造外廊,風呼嘯而過,視野無限開闊,和煦的陽光一掃先前的疲憊。

她細細回味夢的轉折,才恍然大悟。

原來夢在告訴她,走自己的路也許曲折艱辛,停在原地卻也是一種折磨。



//

你曾經做過類似的夢嗎?

試試看,在生活中回應夢境給我們的難題,也許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禮物。



關於夢的二三事 系列之六

📖《改變人生的100個夢境


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

夢中阻礙,之二

 





🌾夢中阻礙


人生停滯不前的時候,夢境會以隱喻的方式,描述我們遇到的困境。


夢中的迷路、卡關、碰壁、不得其門而入、找不到出口……都反映著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受。

我們在挫折疲憊中醒來,懊惱夢好像只會出考題,卻不提供答案,於是把它拋諸腦後。

然而,如果願意繼續夢下去,往往能夠從中找到指引。



//

有人夢到夜裡在湖畔散步,濃密樹叢間的淺灘,有一條石頭鋪成的彎曲小徑,她心情雀躍地一步步踩著石頭走向湖心。

走著走著,石頭的間距越來越寬,湖水也越來越深……直到單腳跨不過去了,她停下腳步,內心不禁嘀咕:「這條路要把我帶去哪裡?」

皎潔的滿月倒影扭曲變形,對面卻樹影婆娑還聞得到幽微花香,想過去勢必得用游的,但她不會游泳。

不敢涉水,又不甘心往回走,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。就在猶豫不決中,她打了個冷顫醒了過來。


/

她當時完全不懂這個夢,只是把它記下來,然後繼續原本的生活,持續在一段剛剛展開的友誼中,冒險接觸並試著表達,內在被勾起的欣賞/羨慕/嫉妒/羞愧等等複雜情緒。

但類似的夢境反覆出現,老是被某種水域阻礙了行動,有時是湖,有時是河,有時還是瀑布。於是她開始想克服對水的恐懼,剛好朋友是游泳教練,願意從基礎的飄浮打水開始教她。

待她花了好些時間心力,終於走過這段友誼的種種考驗,才恍然大悟。

原來夢在告訴她,如果她在乎友誼在乎關係,就得練習在情緒裡游泳。



//

你曾經做過類似的夢嗎?

試試看,在生活中回應夢境給我們的難題,也許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禮物。



關於夢的二三事 系列之五

📖《改變人生的100個夢境


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

夢中阻礙,之一

 




🌾夢中阻礙


人生停滯不前的時候,夢境會以隱喻的方式,描述我們遇到的困境。


夢中的迷路、卡關、碰壁、不得其門而入、找不到出口……都反映著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感受。

我們在挫折疲憊中醒來,懊惱夢好像只會出考題,卻不提供答案,於是把它拋諸腦後。

然而,如果願意繼續夢下去,往往能夠從中找到指引。



//

有人夢到在空曠的沙漠裡,沿著星星指引的方向前進,一路逆著呼嘯而過的冷風,被一堵厚實土牆擋住去路。那牆,看起來又高又平整,毫無攀爬的著力點,她嘆了口氣,無奈折返。

過了幾天,她又夢到同樣的情節,決定懷著姑且一試的心情,伸出手,觸摸那面牆。沒想到牆面居然粉粉剝落,露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縫隙,訝異之餘,她手腳並用,翻過那面牆。


/

醒來之後,夢中的粉粉觸感還在指尖,但她並不了解夢的意涵,只覺得心情暢快許多。

回到壓力沉重的工作崗位上,面對看似無解的難題,她的心裡湧現「再試試看」的聲音。果然在多方嘗試下,問題一一迎刃而解。

開心之餘,她想起前陣子做的夢。

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夢在告訴她,不要憑表象來評斷事情的難易。



//

你曾經做過類似的夢嗎?

試試看,伸手觸摸夢境給我們的難題,也許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禮物。



關於夢的二三事 系列之四

📖《改變人生的100個夢境

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

創作自己的生活

 




當我們看到「創作」,想到的往往是具體的作品,

是小說、舞蹈、畫作、雕刻……各種形式的藝術。


我們很常忽略,

即使沒有明確的藝術夢想,即使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,

每天的生活,就是最能代表自己的「作品」。


/

在有限的時間心力下,用心安排自己的一天,就是我們的「創作」。


工作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,例行事務讓我們失去熱忱,人際應對讓我們神經緊繃……

我們可以消極地,大吃大喝、整夜追劇、血拚購物……

也可以練習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,每天排入一件「讓自己開心的小事」。


也許是,

嘗試味道好聞的沐浴用品、回味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、編輯一個音樂播放清單,通勤時放來聽……


也許是,

逛花市挑選喜歡的植栽、買有趣的食材回家料理、在住家附近散個步,東看看西看看……


/

不貪心不求炫,一天一件小事就好。

重點不是花錢,也不是打卡,而是用心。


相對於強勢擴張的工作與家務,

每天為自己安排一件開心的小事,

看起來也許微不足道,持續練習卻很不簡單,

考驗著我們對自己的愛,尤其是耐心與信心。


正因為時間金錢心力皆有限,我們必須發揮巧思、用心安排,

讓生活一點一滴染上自己的色彩,日積月累描繪出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

增能三寶 系列之七

📖 《創作,是心靈療癒的旅程


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

夢中動物

 





🌾你曾經夢過動物嗎?


我們在蜜雪兒・歐巴馬的自傳裡,讀到一個有趣的夢:

白宮草坪設置了「可愛動物區」,裡頭卻是獅子、老虎、黑豹、獵豹,令她心生不安。

管家說,「不要緊的,牠們都打了鎮靜劑。」

四隻大貓,慵懶溫和,搖著尾巴,好像真的無害。

她小心走近,不料獵豹首先發難,筆直疾速衝向她.....

「你不是說打了鎮靜劑嗎!」

蜜雪兒在噩夢中驚醒,開始反思「第一夫人」的沉重包袱,以及馬不停蹄的官方行程,是如何壓抑了她獨立自主的天性。


/

為了適應社會,我們往往不得不壓抑天性,帶著迷失自我的隱憂,行走江湖。

夢中動物提醒我們,有些更原始、更有力量的自我面向,一直潛伏在內心深處。


/

一個溫暖貼心、事事考慮他人的人,夜裡夢見一隻鳥,叼起她平日隨身攜帶的保溫瓶,憤怒地朝地面重摔。

醒來之後,她開始練習聆聽自己的心聲,挪出時間心力投資自己和夢想。

一個害怕犯錯、事事追求完美的人,夜裡夢見自己走在黑暗的荒野,深不可測的泥淖中,有巨大的鱷魚用晶亮的眼睛望向遠方。

醒來之後,她開始練習正視自己的企圖心,在平順的職涯中嘗試轉彎與冒險。

有人甚至在夢中和動物聊了起來,還得到建議或指引,醒來之後久久難以忘懷。


/

夢中動物,提示了我們被壓抑的多元樣貌。

親近夢中動物,就是親近自己的天賦潛能。



關於夢的二三事 系列之三

📖《改變人生的100個夢境

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

大宇宙

 





🌙人生總是有這樣的時候


運氣不好心情惡劣、生活被厚重的低氣壓壟罩,狂人、惡毒玩伴(註)也聯袂來攪局……。

越是這樣不順遂的時刻,「增能三寶」越是重要。


晨間隨筆、藝術之約、螺旋舞,

刻意練習這些工具,

我們向內培育自己,同時向外延伸自我,在黑暗中尋找突圍的機會——

越過外在的狂人和惡毒玩伴,越過內在的沮喪挫敗和自我懷疑,設法和更廣大的「大宇宙」連結。


🌙「大宇宙」是什麼?


一種信仰、良善的總和、廣闊的心智系統、超越人類的無形力量。

至於要不要相信,「大宇宙的安排有祂的道理,生活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」?


我們選擇相信,

因為這樣可以讓人心懷希望,在好壞參半的人生中,

積極尋求指引、發掘意義,進而採取行動、調整軌道,避免掉入自暴自棄的陷阱。


如此一來,

我們才有足夠的心力,在烏雲密布的曖昧陰霾中緩步前行,直到撥雲見日的那一天。



|註|

狂人:指的是極度自我中心的人。通常有雙重標準且待人忽冷忽熱,吹皺一池春水或試圖捲起千堆雪,只為了試探並享受自己的影響力。


惡毒玩伴:指的是人生陷入停滯,因而無法祝福別人發揮才華的人。



增能三寶 系列之五

📖 《創作,是心靈療癒的旅程

📖 《4%的人毫無良知,我該怎麼辦?》